第二个时期:AGP Mobility Radeon时代
NO.1 Mobility Radeon
2000年4月,ATi发布了划时代的Radeon(俗称“镭”) 图形芯片,标志着ATI进入高端游戏和 3D 工作站市场。随着Radeon芯片的逐渐成熟,在2001年,ATI相应推出了Mobility Radeon,工程代号为M6。Mobility Radeon的推出标志着Radeon时代的到来,为ATI在移动显示芯片领域建功不少。
ATi Mobility Radeon是台式机上的Radeon VE显示芯片的简化版本,2条渲染流水线减少为1条,并且不支持T&L硬件加速(中文名称是“坐标转换和光源”),但依旧保持了每条通道有3个材质单元,因此每个时钟周期可以处理3个材质。Mobility Radeon继续采用了Radeon VE中的HyperZ技术,在移动平台上这项技术带来的内存带宽优化使笔记本的3D性能大大改善。另外,Mobility Radeon具备硬件iDCT(反离散余弦变换)技术,可以在播放DVD影片时降低CPU占用率。
在迅驰架构的笔记本推出之后,老当益壮的Mobility Radeon被重新改良,增加了T&L硬件加速功能,采用DDR内存,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不过与Mobility Radeon 7500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IBM X32的显示芯片就是经过改进后的Mobility Radeon。
同时,ATi为Mobility Redeon核心内部加入了全新的电源管理技术——POWERPLAY。如今POWERPLAY 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了,其作用原理和Intel的Speedstep技术一样,允许核心运行于两个不同的频率和电压之下。
ATi为了尽可能地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发布了四个版本的Mobility Radeon芯片:高端市场的Mobility Radeon-S、主流笔记本电脑市场的Mobility Radeon-P、轻薄笔记本电脑市场的Mobility Radeon-D、超轻巧型的便携式系统的Mobility Radeon-M如此全面的产品线分布进一步巩固了ATi在移动显示市场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