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中国的笔记本市场有多大?”. “不知道!” “1997年中国的PC卖了多少?” “350万台吧。” “当时一台主流机多少钱?” “一万块左右” “那, 2001年笔记本应该可以卖出去多少台?” “最少250万?或者280万吧?” “57.6万台!” “。。。。。。” 颠覆传统,“雪崩6999”让笔记本落地 奇袭!在雪崩前夜 五一假日刚刚过去,明媚的春光中,人们似乎还没有完全从疏懒的情绪中走出来,而国内的笔记本厂商们此时却已经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因为在灿烂的阳光背后,笔记本的“雪崩”可能就要来了! ![]() 5月14日,假日后的第7天,来自台湾的世界著名笔记本电脑厂商—联宝科技正式对外宣布全面启动“雪崩6999”行动,即在大陆一次性投放总量为10000台,采用英特尔PIII750MHz以上移动CPU芯片的联宝38N2系列笔记本电脑,最低价格锁定在6,999元! 6999的价位也许人们并不觉得惊奇,因为目前被炒得火热的与笔记本外观酷似的“移动PC”才卖5999元。然而业内人士都清楚,“移动PC”其实不是真正的笔记本!“形似神不似”的“移动PC”之所以价格便宜,是因为其内部构件的设计,仍然采用的是台式PC的组件,非笔记本结构的模块化设计,虽然同是集成电路板,但其集成度却相去甚远。内部结构上的缺陷,不仅导致了分量沉重,甚至大部分都没有办法配备电池这一重要部件,重量几乎达到相同大小笔记本的两到三倍,便携性和移动办公根本无从谈及。 同时,散热亦是“移动PC”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地降温散热技术,内部各个部件在高温下持续运转,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噪声,更有甚者会严重地影响到机器的使用寿命。因此,“移动PC”虽然与笔记本貌似,却是“李鬼”,两者天差地别,与真正的笔记本根本不是同一档次的产品。当有一天笔记本的价格大幅度回落,“雪崩”到来的时候,无疑会最先给“移动PC”带来致命的打击。在笔记本与PC的夹缝中讨生活的“移动PC”极有可能会随着这个价格差距的缩短而香销玉殒,无疾而终。 而这一次,登场的联宝N2系列笔记本完全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NOTEBOOK,不仅在价位上强势抢占了用户的消费心理底线,更在具备目前主流笔记本标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键上网、不开机播放CD等特色功能,是真正的高性能PIII笔记本。 就在大陆厂商们还在为笔记本价格突破万元底线而努力的时候,联宝却已经率先发难,把高居不下的笔记本身价一下子拉到了6000-8000元的价位,第一个触及了这个敏感的“雪崩”临界点。同行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相当于2001年大陆市场全年销量2%的PIII笔记本电脑已经贴着联宝标牌挟相当于PC的超低价格强势侵入了消费者的视线! 如此之低的价格、如此之大的数量、如此之快的动作,无疑极具震撼力,将把所有厂商从原本轻松的假日情绪拉进紧张的气氛里。 在自然界,由于降雪的时间不同,积雪形成的雪层之间会存在极窄的断层,随着积雪的加厚,能量在不断积聚,由于雪层之间的摩擦系数极小,此时,一点小小的震动和很偶然的诱因,都会足以引发全部雪层的连环崩塌,积蓄了许久的巨大能量会在瞬间得以爆发,所释放出的能量高达万倍,甚至十万倍!因此,人们常常用“雪崩”来寓意现实中市场的大规模突变,尤其是某类产品销量在短时间内的急速大幅度攀升。 对于大陆笔记本市场而言,业内行家们都知道,笔记本的“雪崩效应”之所以一直隐而未发,一方面是出于大厂商们对现有利润空间丧失的顾虑,不想让笔记本过早地进入微利时代,所以按兵不动、心照不宣;另一方面也不乏心有余而力不足者,虽蚂蚁雄兵却还不足以引爆。但长久以来市场所积蓄的力量却已经是如箭在弦,笔记本已经处于雪崩前夜! 此时,联宝用10000台真正的笔记本电脑以主流PC的价格,同时投放大陆市场,在带给消费者极大实惠的同时,也暗示了人们:漫漫长夜有可能要提前结束了,“雪崩”距离我们也许已经不远了! |
“雪崩6999”让笔记本落地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