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 频道

“雪崩6999”让笔记本落地


  楔子

  “中国的笔记本市场有多大?”.

  “不知道!”

  “1997年中国的PC卖了多少?”

  “350万台吧。”

  “当时一台主流机多少钱?”

  “一万块左右”

  “那, 2001年笔记本应该可以卖出去多少台?”

  “最少250万?或者280万吧?”

  “57.6万台!”

  “。。。。。。”


  颠覆传统,“雪崩6999”让笔记本落地

  奇袭!在雪崩前夜

  五一假日刚刚过去,明媚的春光中,人们似乎还没有完全从疏懒的情绪中走出来,而国内的笔记本厂商们此时却已经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因为在灿烂的阳光背后,笔记本的“雪崩”可能就要来了!



  5月14日,假日后的第7天,来自台湾的世界著名笔记本电脑厂商—联宝科技正式对外宣布全面启动“雪崩6999”行动,即在大陆一次性投放总量为10000台,采用英特尔PIII750MHz以上移动CPU芯片的联宝38N2系列笔记本电脑,最低价格锁定在6,999元!

  6999的价位也许人们并不觉得惊奇,因为目前被炒得火热的与笔记本外观酷似的“移动PC”才卖5999元。然而业内人士都清楚,“移动PC”其实不是真正的笔记本!“形似神不似”的“移动PC”之所以价格便宜,是因为其内部构件的设计,仍然采用的是台式PC的组件,非笔记本结构的模块化设计,虽然同是集成电路板,但其集成度却相去甚远。内部结构上的缺陷,不仅导致了分量沉重,甚至大部分都没有办法配备电池这一重要部件,重量几乎达到相同大小笔记本的两到三倍,便携性和移动办公根本无从谈及。

  同时,散热亦是“移动PC”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地降温散热技术,内部各个部件在高温下持续运转,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噪声,更有甚者会严重地影响到机器的使用寿命。因此,“移动PC”虽然与笔记本貌似,却是“李鬼”,两者天差地别,与真正的笔记本根本不是同一档次的产品。当有一天笔记本的价格大幅度回落,“雪崩”到来的时候,无疑会最先给“移动PC”带来致命的打击。在笔记本与PC的夹缝中讨生活的“移动PC”极有可能会随着这个价格差距的缩短而香销玉殒,无疾而终。
而这一次,登场的联宝N2系列笔记本完全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NOTEBOOK,不仅在价位上强势抢占了用户的消费心理底线,更在具备目前主流笔记本标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键上网、不开机播放CD等特色功能,是真正的高性能PIII笔记本。

  就在大陆厂商们还在为笔记本价格突破万元底线而努力的时候,联宝却已经率先发难,把高居不下的笔记本身价一下子拉到了6000-8000元的价位,第一个触及了这个敏感的“雪崩”临界点。同行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相当于2001年大陆市场全年销量2%的PIII笔记本电脑已经贴着联宝标牌挟相当于PC的超低价格强势侵入了消费者的视线!
如此之低的价格、如此之大的数量、如此之快的动作,无疑极具震撼力,将把所有厂商从原本轻松的假日情绪拉进紧张的气氛里。

  在自然界,由于降雪的时间不同,积雪形成的雪层之间会存在极窄的断层,随着积雪的加厚,能量在不断积聚,由于雪层之间的摩擦系数极小,此时,一点小小的震动和很偶然的诱因,都会足以引发全部雪层的连环崩塌,积蓄了许久的巨大能量会在瞬间得以爆发,所释放出的能量高达万倍,甚至十万倍!因此,人们常常用“雪崩”来寓意现实中市场的大规模突变,尤其是某类产品销量在短时间内的急速大幅度攀升。

  对于大陆笔记本市场而言,业内行家们都知道,笔记本的“雪崩效应”之所以一直隐而未发,一方面是出于大厂商们对现有利润空间丧失的顾虑,不想让笔记本过早地进入微利时代,所以按兵不动、心照不宣;另一方面也不乏心有余而力不足者,虽蚂蚁雄兵却还不足以引爆。但长久以来市场所积蓄的力量却已经是如箭在弦,笔记本已经处于雪崩前夜!
此时,联宝用10000台真正的笔记本电脑以主流PC的价格,同时投放大陆市场,在带给消费者极大实惠的同时,也暗示了人们:漫漫长夜有可能要提前结束了,“雪崩”距离我们也许已经不远了!
雪崩,夜漫漫?

  当然,想引爆笔记本“雪崩”的决不只联宝科技一家!

  回眸来路,早在1997年,联想就曾经以昭阳,将笔记本的价格率先从国外笔记本高昂的价格重围中拉到了两万元以内,从而真正确立了国产笔记本的形象与地位,让人们看到了国产品牌的发展前景。此后的两三年,笔记本一直就在高端价位区徘徊,不管是从技术的发展速度还是从市场的准备,“雪崩”的时机都远远还未成熟。

  直到2001年,当技术已经不再是问题的时候,清华紫光发起了笔记本低价运动的第二波。将笔记本的价格再次拉入了万元的行列,后由联想等大厂商的纷纷跟进,造就了一时之间风风火火的万元概念。从万元机,人们似乎清晰的感受到了笔记本向主流应用逐渐靠拢的步伐,“雪崩”似乎近在咫尺。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并非像人们所设想的那样顺利,万元概念下的笔记本雪崩式增长并没有预期出现。2002年年初第一个季度的销售数据统计当中,万元概念并没有给商家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人们发现在万元概念和主流应用中间,似乎还差了那么一点点。

  此次,联宝“雪崩6999”一步到位,当属第三波,触摸到了迄今为止笔记本价格的最底线,第一次将价格再度从万元拉到6000-8000元这个似乎不太现实的价位区,让人们真真切切的感到了“雪崩”爆发前的强烈悸动,只用PC的钱便可以拿下主流的笔记本,这听起来让每个人都会为之振奋。

  然而,一个厂商的行为不等于全部。人们纷纷猜测:笔记本真的会全部降落在6000-8000元吗?联宝“雪崩6999”的这个价格真实吗?这个数量真实吗?其他人能做到吗?10000个6999,一场豪赌?

  “雪崩6999”背后的10000台超低价PIII主流笔记本对于大陆任何一个厂商而言,都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对联宝来说,1万个6999并不是豪赌!

  据记者了解:尽管此举在令业内行家们纷纷大跌眼镜的同时也招致了不少微词,被认为在如此低的价位和单一机型如此大的出货量下,联宝无疑是在赔本赚吆喝或者说是根本不到赚钱的。但是,事实上,这对于联宝而言却不是问题。联宝本身就是笔记本生产商,具有独立的生产体系,全部的笔记本产品完全由自己生产制造,其背后是位居世界前五大笔记本生产商之一的台湾金宝集团,一直是国内外许多笔记本品牌的加工商,有着丰富的笔记本生产和品控经验,全套的产品线和严格的质检系统,无论是从笔记本产品的性能质量上还是从产品成本的控制上,都比其他所有的OEM/ODM厂商等具有先天的优势。此次能够做到这样大的数量和这么低廉的价位,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反,由于国内的许多品牌本身是OEM/ODM,因此在成本控制上的主动权很小,加之代理分销等的层层“盘剥”, 严格的讲触及6000-8000元这个区域,实现起来会存在一些困难。

  同时,联宝产品质量上的保证也极大地降低了其在维修售后等方面的成本投入,比如:“死硬派”、“老不修”、“唱高调”等特色宣传口号都是最好的体现。因此,无论从自身实力、财力、物力上还是从成本与利润的调节控制上,联宝都具有条件发动“雪崩6999”攻势。

  凭借着与PC同样甚至更低的价格,同时拥有着纯粹的笔记本本质,最重要的是拥有着坚实的品牌实力保证,相信这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而言都会是个“致命”的诱惑。

  项庄舞剑还是一石二鸟?

  当然,联宝之所以发动此次代号为“雪崩6999”的行动,也是三思而后行,并非一时冲动意气用事。

  据记者侧面了解,面对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变数的笔记本市场,深谙其中三味的联宝掌门人洪国基坦言:联宝此次动用10000台两款主流PIII笔记本向主流价位发起冲击,探底笔记本的价格底线,一方面是源于联宝自身的先天生产优势,具有世界优秀品质的笔记本产品,有能力也有实力办到。而另一方面,这也是联宝今后主要市场发展战略的首要体现,在一定意义上标志了联宝全力投入加大大陆笔记本市场深入开发力度的开始!

  “打开一个市场”

  6000-8000元是被业内公认为笔记本最为敏感的价格区域,此次联宝“雪崩6999”选择这个“战场”,不难看出其欲兵行奇招、出奇制胜的战术,最快、最直接、最有效地引发消费者的关注,让消费者有更多的机会进一步认识、熟悉、认可联宝和联宝的产品。当然,为数10000台的投入,相对整个市场的需求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但对于笔记本厂商而言,首次以这个量级的出货量闯入这个“价格雷区”却已经是个不小的赌注了。

  据记者了解,事实上,销售6999的38N2并不是联宝的最终目的,而且38N2虽然价格上确实极具吸引力,甚至让人瞠目结舌,但实际上并没有给联宝带来多少利润空间。从联宝的产品线来看,产品线全而长,产品的分布是连续的,从低端到高端,一应俱全,不止6999的38N2,往上还有8499、8999等等一系列产品,每一款每一系列的产品都具有较好的性价比。

  因此38N2的超低价进入,据记者猜测应该只是联宝整盘棋中用心良苦的第一步,最终的目的还在于希望借此机会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让消费者进一步认知和熟悉联宝的其他性价比极优的产品。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因此,在一直所奉行的“以低端带动高端”的经营思路下,估计联宝今后还不会停止陆续推出性价比良好甚至是高质低价产品的脚步。

  “启动一个市场”

  同时,以一次性投入10000台价格超低的真正笔记本作为向市场发出的盛情邀请,清晰地表明了联宝希望借“雪崩6999”启动整个笔记本的主流应用市场的意图。以其为契机,加速目前大陆笔记本市场沉闷而缓慢的步伐,将笔记本市场的“蛋糕”进一步做大,而决不是简单的以低价姿态亮相出场,是联宝“雪崩6999”出台的另一个内因所在。

  笔记本价格全面回落是市场长久以来所期待的目标,也是将导致市场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容量,最终进入主流应用时代的关键因素所在。因此只有蛋糕大了,市场需求多了,厂商们各自的销量才会有可能大幅度地升上去,成本也才会自然而然地落下来,所以无论是从价格的定位还是从投放的数量,联宝“雪崩6999”都必然将在业内和消费者当中产生振荡。

  早在1997年大陆市场对于万元级笔记本产品就已经具备了消化百万量级的能力。积蓄了那么久,现在正是“雪崩”的敏感时期,联宝抛出10000台笔记本投石问路,打压的并非是业内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实际上是针对的整个市场!如果引发“雪崩”成功,则多少有些四两拨千斤的便宜,而最终受益的将是整个产业和消费者!代号为“雪崩6999”也正是此意。

  联宝,搅局?还是坐庄!

  联宝虽然有意,但市场是否会积极响应呢?

  所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雪崩6999”在短期内真正被其他厂商跟进的可能性并不大,最终受益最大的将会是消费者,原因在于联宝的生产优势并不是目前大多数笔记本厂商所具备的,同时6000-8000元虽然被公认为是未来最为合理的主流价格区域,但是目前而言,能够全部降落在这个区域的厂商有限。不过,“雪崩6999”一次性一万台的投入量,不算太大却也不是个小数目,足以颠覆传统,打破笔记本市场长久以来的沉闷而缓慢的节奏,势必会很大程度上打乱笔记本厂商们按部就班的步伐,提前打开笔记本在主流价位上的上升通道,加速笔记本向主流价位靠拢的速度。

  既然此举短期内无法兑现,联宝是否有哗众取宠、意在搅局之嫌呢?

  对此,联宝科技的掌门人,此次“雪崩6999”的始作俑者,透露着儒商味道的洪国基表达得很特别,有点像佛家的偈语。他的答案只有六个字:“谜底、格局、鲶鱼”。

  “谜底”,显而易见,6999元的价位下,市场的反应如何,厂商的反应如何,雪崩是否会现身,通过此次行动一试便知。先前的万元对于厂商而言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但是在消费者看来却依旧是“你的温柔我永远不懂”,没有被完全感动,这说明还有空间,而且目前P4的推出,也给主流笔记本创造了一定的空间,未来低端与高端的区别或许会越走越清晰。那么,究竟笔记本“雪崩”的非常好的临界点在哪里,厂商跟进的起点是什么,或许都是这一次大动作的反馈中联宝所需要的。

  “格局”,也容易理解,此次“雪崩6999”即便无法在短期内引发厂商跟进,造成“雪崩效应”,也必然会给目前的市场格局带来巨大的影响,加速笔记本的“下沉”,产生新的震荡。在市场的变数中,作为联宝也一定不会排除在新格局中问鼎庄家的意图。这个市场未来极有可能演变成庄家通吃的局面,毕竟物竞天择,优者胜!

  至于“鲶鱼”,据记者猜测,多少与“鲶鱼效应”有关。唯一一点不同的是,这或许不是一条鲶鱼,而是鲨鱼。它也不是来搅局的,而是来设局的。

  看来,2002年的笔记本市场将会越来越热闹了,如果说从前笔记本市场没有悬念,那么从此“江湖”或许就不会那么平静了!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