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评测汇总】2010年1月8日,英特尔全新发布了新一代酷睿处理器。全新32nm制程、睿频加速技术、超线程技术等,为移动平台注入了更多新鲜活力。除了核心技术方面,移动平台得到长足进步之外。在产品端,2010年第一季度也出现了不少极具震撼力的产品。例如我们熟悉的那个彪悍小y升级版Y460归来,小黑ThinkPad T410正式上市、索尼 Z119强本震撼登场、HP Envy在国内上市、DELL外星人来临等,在第一季度震撼产品可以说是令人目不暇接。本篇文章将对第一季度的重点技术评测、重点产品评测、横评、拆解进行汇总,期待通过这些评测能够对各位网友选购过程中起到帮助。
2009年10月,酷睿i7移动处理器的发布揭开了笔记本处理器升级换代的前奏,但是第一批的3款酷睿i7移动处理器依然采用45nm工艺制程,发热量功耗都比较大,且单颗采购成本过高导致其只能出现在动辄万元左右的高端娱乐机型之上。但是这三款酷睿i7移动处理器以强劲的性能、智能化的睿频技术还是让众多消费者眼中一亮,虽然高售价、高功耗等问题让他们在购买时望而却步,但是对于Intel新移动平台的期待却并没有就此熄灭,反而在时隔将近3个月后,Intel宣布即将推出新的32nm处理器、移动芯片组等产品时,以更大的热情迸发出来。
此次Intel发布的32nm处理器包括了桌面版以及移动版,其中用于移动平台的Arrandale处理器包括了多达11款的产品,这11款的产品中即包括了5款高性能的酷睿i7、4款定位中端的酷睿i5,也包括了2款定位低端的酷睿i3。
与之前主动挑起频率、多核心大战不同,此次的Intel分外的谦虚,其并没有过分的去渲染自家的处理器拥有多高的主频、多少个核心,而是转变宣传方向,突出一个“智”,而就目前来看,最能体现“智”的应该就是原来的Turbo Boost智能加速技术,而现在这个技术有了一个很好听的中文名字“睿频”,而在汉语里,“睿”这个字眼通常都是伴随着“智”出现的,而相信大部分读者都对“睿频”的“智”有所了解了,这种技术让用户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关闭处理器的闲置核心来提高处理器工作核心的主频。
对于此次发布的11款移动处理器来说,虽然由于主频的提升使得睿频技术对绝对主频的提升幅度没有了过去那么的惊人,但是睿频技术的智能却还体现在了关闭闲置核心来达到节能的目的,可以说选择“智”这个卖点是Intel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个再次甩开对手AMD的好办法,突出“智”的新酷睿处理器可以一举摆脱“核心、主频”大战,从而再次以领跑者的姿态在移动平台领域掀起一种新的行销方式,而这样的招数在过去曾经无数次被Intel证明是行之有效,并且使得对手不得不疲于应付的战术。
基于英特尔tick tock钟摆战略,我们在此前的移动平台上领略了由全新的微体系结构65nm制程Merom核心处理器、45nm制程Penryn核心处理器、45nm制程Nehalem处理器带来的震撼体验,而此次钟摆的再次回落带给我们的将是再一次的制程工艺更新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处理器更新时代,不光是因为制程工艺的进步,也不光是Intel全系列处理器的更新,也不是这次的处理器升级再次证明了“摩尔定律”的神奇,而是因为32nm制程带给我们的将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台式机、笔记本处理器的应用体验—由于制程工艺的进步,新酷睿处理器尺寸更小、速度更快、性能更强、能耗更低,同时显示核心正式被集成入处理器内,这为普通用户享受更为多样化的产品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与潜能,废话不多说,我们还是来通过技术解析以及产品的实际测试来好好检验一下这个被Intel称为“智能时代”开端的新酷睿家族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在这次的横评中,我们选择了来自9个品牌的20款新酷睿处理器笔记本来进行比较,在这20款产品中,有5款产品采用了定位偏低端的酷睿i3 330M处理器,而其余的15款产品中则采用了定位更高的酷睿i5、i7处理器,所不同的是按照定位各有6款款产品采用了酷睿i5 430M和520M处理器,而其余的3款则除了一款采用了酷睿i5 540M处理器之外,其余两款均采用了性能最强的酷睿i7 620M处理器。从硬件配置上来看,这20款笔记本中既定位于家用娱乐以及主流应用市场的产品,也有面向商务市场的产品,20款产品中的120款均配备了独立显卡,而其中更是有包括惠普的三款产品和索尼的一款产品采用了高性能独立显卡与新酷睿处理器内置的集成显卡的切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