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关于“国内首款自主研发”,关于邦甲,我们都已经说了许多,就在昨天,邦甲这个名字又一次开始在互联网上“热”了起来,不过这一次的热与它刚上市时的风风火火可不一样了,这一次更象是悲痛的告别,员工的纷纷离职,大量债务的掺身,部分地区的售后服务停止,最为重要的是邦甲的老总已经查无音讯,这一切都是最后告别的警号。在这一年里,关于邦甲的话题也是忽冷忽热的,很多它的使用用户都在抱怨品质差强人意,那么这款号称“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本本到底如何呢?!今天笔者就为大家带来了它的全拆解,让大家一起来了解所谓的“首款自主研发”的品质到底如何。
【IT168 独家报道】说起华禹邦甲,笔者感到非常的亲切,因为笔者本身用的就是这个号称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品牌,这个品牌到目前为止上市也就是一年的时间,这其中经历过三个比较令人瞩目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去年刚上市时的炒作,笔者清晰的记得那个时候大大小小的媒体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它的“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旗号,说实话,笔者对这个称号没有半点的兴趣,当然听起来还是相当令人振奋的,不过就是因为它所号称的“首款”才令笔者不敢轻易“尝鲜”。第二个时期就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大量的用户对它的声讨,当时笔者就是其中的一员,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媒体还是用户发出怎样的声音,这个“自主研发”的公司都是无动于衷。第三个时期应该说是从上个月(9月份)开始的,虽然在那个时候在市场上和普通的用户中还没有敏感的声音和话题,但是在业内,大量的问题已经完全暴露出来,拖欠员工的薪水达4个月,与蓝快的合作9月份即将到期,服务电话无人接听,官方网站关闭,位于上地的办公室已经人去楼空,大量的用户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等等等等,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有很多用户意思到问题的严峻性了,抛开产品的质量问题不谈,单单从售后服务就已经令许多人汗颜了。
笔者对这件事情一直是非常的“镇定”,因为笔者和很多的邦甲用户已经开始在讨论如何拆了卖配件的问题了,整机估计是没有人会要的了,配件的话应该还可以收回一些损失(开个玩笑)。随着上述问题的无法解决,邦甲的用户基本上已经看不到太多的曙光了,这个曾经被网友戏称为“绑架”的品牌看来是真的彻彻底底把所有的用户都给绑架了,而且最为凶险的是这些用户都面临着被“撕票”的可能。曾经自称为“金属战车”的笔记本如今也变成了破旧不堪的没有轮的自行车(熟称空架子)。
到底这个“金属战车”还能开多少火?到底这个金属战车的有没有那么一丁点的优异品质?笔者在今天上午的时间奉献出了自己“心爱”的本本(终归是自己的本,真的心疼啊),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对它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解剖,到底品质如何呢?是LJ还是金属战车呢?笔者先为大家带来它的全解剖图,详细的解剖讲解和相关评论将会在周末整理出来,请大家及时关注。还是先请各位网友和高手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吧!
有关邦甲的相关文章请参考:华禹邦甲笔记本突然消失 终止一切售后
喜欢邦甲的网友很多是被其在国产当中还算不错的外观所迷倒。笔者的这款邦甲曾经被很多人当成三星,惠普或者华硕。单从机身的面板来看确实还算不错,在当时的国产笔记本当中很少有品牌能向邦甲这样大胆和时尚的设计,但是其漂亮外表底下隐藏的品质却是令人担忧的,大量用户的外观开始掉漆,噪音逐渐的让人难以忍受等等,还是先看看下图吧。(所有图片均可点击放大观看)
![]() |
看起来确实还算不错 |
![]() |
![]() |
![]() |
笔者是个很爱护本本的人,但是正常使用中键盘还是坏了两个,注意是“坏”而不是“掉”,坏了就是说很难再修理了,而笔者在键盘坏的时候曾经给邦甲的售后打电话咨询,被告之“人为损坏,换键盘300元”,笔者穷一直没换!
![]() |
整体的键盘手感几乎可以用“毫无手感”来形容。底部支撑非常差,键帽也是非常的薄。
![]() |
机身的底部已经开始大量的掉漆,工艺水平可见一般!
![]() |
机身底部的9个垫脚也早就没了踪影。
![]() |
![]() |
具体的拆解介绍和评论将会在随后整理出来,先让大家看看它的内部做工吧。
![]() |
键盘轻轻一撬就可以打开 |
![]() |
键盘与主板的连接线 |
![]() |
生产日期03年9月 |
拆开键盘后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机身内部的构造,大家可以看到键盘的支撑非常不合理。居然使用中间的硬盘来提供中间区域的支撑。
![]() |
屏幕的转轴比较的难拆,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全部拆掉。
![]() |
![]() |
整个机器当中最为吸引人的可能就是这个日立的5K80系列的硬盘了,这是许多爱好友所梦寐以求的。硬盘的外面套有一个保护架,除了可以保护硬盘外还可以为键盘做支撑,汗!
![]() |
![]() |
记得在当时的邦甲官方主页上曾经宣称“采用了创新的散热技术,可以使散热效能提高30%”,当我们大家看过这样的散热设计后会非常的惊讶,这就是创新的散热技术?连最起码的导管散热都没有。在笔者的正常使用中也确实感受到机身的热量大的惊人。
![]() |
![]() |
![]() |
散热器下CPU |
下面这个就是在刚才拆下来硬盘下面的桥芯片,居然放在发热量很大的硬盘下面,而且旁边紧挨CPU的散热器,邦甲,我I服了YOU。
![]() |
笔者的这款没有标配无线网卡,所以无线网卡插槽的位置是空的。
![]() |
内存的设计没有什么可好说的了,大家先看图吧。
![]() |
![]() |
由于这款笔记本要先把液晶屏拆掉与主机分离才可以拆掉底部的架构,因此,还是先从LCD来开始着手。
![]() |
![]() |
![]() |
![]() |
![]() |
台湾产的,应该是友达的产品 |
从整个大板子来看,做工还是说的过去的。
![]() |
![]() |
![]() |
![]() |
![]() |
![]() |
CP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于拆解比较的匆忙,相关的内容还没有来得及整理,至此先请大家一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次的拆解,您认为这是一款什么样的笔记本呢。我们相关的内容也会在今日内整理出来。请大家及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