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 频道

通软联手英特尔博锐 提升中国市场比重

  【IT168 访谈】2012年7月26日下午,通软(英特尔博锐技术)中国解决方案中心成立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中心立足于为博锐用户提供产品使用讲解及提供方案,为博锐产品销售提供技术支持,为其销售商提供解决方案产品,全面支持在华的OEM厂商和渠道商,同时为博锐的用户提供桌面终端管理等增值服务业务。

通软英特尔博锐解决方案中心成立专访
▲英特尔及通软高层接受媒体群访

  发布会后,英特尔公司商用客户端市场总监Dan Russell,通软公司总裁金魁,英特尔公司中国区销售部总经理 柯道远,英特尔公司中国区商用电脑产品经理陈乐良,通软公司战略合作事业部总经理 曹宇接受了国内IT媒体的群访,大家就中心成立的目标、运作模式,中国商用市场的发展以及博锐技术的前景进行了沟通。

通软英特尔博锐解决方案中心成立专访
▲英特尔公司商用客户端市场总监Dan Russell

通软英特尔博锐解决方案中心成立专访
▲通软公司总裁金魁

  记者:这个中心的成立对于OEM之间是怎么协作的,对OEM或者对客户来说是怎么收费的?

  金魁:首先,这个中心的定位,我们和英特尔一起创办的中心是面向整个中国市场的,为所有OEM,所有的客户提供博锐技术相关的支持和服务。关于收费,从英特尔的角度来说,英特尔希望看到中国市场有对博锐的机器有很好的接受,这本身就是英特尔最大的回报。在这个过程中,通软通过给这些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推荐我们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客户能够用我们的解决方案,也是我们的目标。客户接受我们的方案之后,也可以跟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个具体收费标准,跟规模、时间长短等等相关,那需要具体协商。

  记者:这个中心是否具有排他性,其它英特尔合作伙伴有关博锐是否可以在这个中心进行展示和向用户推介?

  Dan Russell:当然,英特尔跟很多软件厂商都有合作关系,但是这个方案中心最早的想法是来自通软,所以我们现在和通软有这样的合作。

  记者:从去年一年的情况来看,博锐激活经历了从比较困难到比较容易的过程,那么,从全球市场的角度来看,现在博锐的市场激活的程度到底有多大的变化?另外,在中国市场之外,是不是英特尔也在寻找像通软这类的合作伙伴开展市场?

  Dan Russell:因为您可能也了解到,我们在现在的博锐平台上又增加了很多更加方便做部署的功能,所以我们看到现在整个博锐的部署是在往上走。关于全球的模式,在每个国家我们都非常愿意和当地软件商合作,然后听取他们的意见,看怎样的工作模式是最有效的。在中国我们与通软解决方案中心的合作模式是非常独特的一个模式。我们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并期望它获得成功。

  记者:博锐在全球激活的百分比是多少?

  Dan Russell:因为博锐主要是部署在企业,所以有很多信息也不是那么透明或者方便收集,我们最多只能拍脑袋估计,也许是在20个百分点左右,但是这只是一个估计。

  记者:另外一个问题请问金总,刚才您在演讲时谈到,对于从硬件平台的技术更新,对于整个管理软件这个行业正在发生很多影响、很大变化,您觉得未来这个行业如果大量应用博锐技术的话,对于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者会不会让咱们整个业务量发生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金魁:有这个可能。首先从博锐技术上来说,如果真正实现了像今天我讲的这些想法,实际会对终端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在平台层面。因为现在这个行业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在平台层面上的实用性、稳定性、可靠性是不是能经得起真实客户环境的考验。如果通过和博锐技术结合,将使终端管理平台的部署变得非常轻松并且长期稳定,这将对这个行业产生划时代的影响。通软博锐技术的成功案例,大多数都是因为感受到博锐技术的特色和优点而做出选择的。但是现阶段大家都在面对同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还没有条件把网里所有终端都换成博锐机器,通软就是要帮助大家平滑完成这个过渡阶段。

  记者:刚才演讲的时候Dan Russell先生也说了,评价通软是一个世界级别的厂商。刚才也提到跟国外各个地区也会有类似于这样的合作,跟它们比较,通软的优势在哪里?

  Dan Russell:我也不想做一个很具体的对比,但是刚才大家现场看到的演示(指发布会上的无人值守远程修复系统和应用软件),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有这种应用模式,这基本上是把一个真正的用户体验、整个应用模式整合在一起了。

  记者:vPro所有技术在这个平台上都已经实现了,下一步跟英特尔方面还有没有更深入的计划?

  金魁:我们还会有讨论,沿着这个大的方向,我们一起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在今天演讲反复强调的,在真实的网络环境当中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沿着这条主线希望把博锐技术和终端管理解决方案结合,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识别出几个非常重要的点,希望在这几点上能够把它结合得更紧密,给客户创造的价值更大。

  柯道远:非常重要的一点,这只是一个开始,不是结束。所以我们后期还会继续支持通软公司,大家一起合作。把一些更加个性的技术整合到解决方案中心的一些方案里。

  记者:博锐技术现在在国外的应用情况怎么样,中国在全球占多大的比重?

  Dan Russell:从全球来看,我们看到的趋势是,博锐销量增长速度大概是商用PC市场发展速度的3倍,博锐的PC越来越多的得到市场的认可。谈到中国的重要性,当然是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PC消费国。从商用PC来讲,中国在全球排名第三,我们希望中国在商用PC上未来也能业内知名,包括vPro的销量也会在全球业内知名,所以我们对未来有这样的期待。

  记者:为什么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建立这样的解决方案中心呢?

  Dan Russell:坦率的说,也是一步一步学习的过程,就像博锐这样的新技术带到市场,在整个过程中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要不断吸取当中的经验,企业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本身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逐步认识到博锐技术。我们需要团结很多业界厂商,从一开始的OEM厂商到后面的软件厂商,甚至一些系统集成商,在各个层面都要做好工作。在最近的两年,我们跟通软有很强的合作,现在可能是比较合适的时间去做这样的事情。

  记者:请问金总,刚刚您也谈到需要一个对于老的机器更换到新采购的机器平滑过渡的方案,请问这个方案是不是有比较具体的或者已经在实施的解决方案?另外,如果用户老的机器也不想舍弃,还想采用这个机器的话,有没有解决方案?

  金魁:关于过渡,我们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方案。首先,你面对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有两个状态,第一个状态,你根本就不知道问题在哪,这是最危险的状态。第二个状态,你知道你的问题在哪,但是你的完整解决方案还没有到位,你既然知道你的问题在哪,你就可能选择一个非常好的的办法来避免问题的发生和出现。实际我们说帮助大家来平滑过渡,就是这么一个基本思路,首先我软件能解决的事情,对新机器、老机器甚至博锐机器都能到位,但需要应对博锐的硬件特征,机器没有换代之前当然不能实现完整的效果,但把存在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识别出来,针对这些问题设置有效的防范办法,随着网络当中博锐机器越来越多,这些和博锐相关的特色就可以应用得越多,所以过渡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思路。

  记者:通软这个中心成立的初衷是什么?中心的操作模式跟以往OEM做这种方案有什么最大的不同?这个中心成立以后,在今年内或者短期内的目标是什么?

  金魁:大家通过这个会前面的内容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在推广博锐技术,在这个点上,通软和英特尔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共同点。从英特尔来说,当然是想在中国市场大规模推广博锐技术、博锐机器。但是博锐技术和博锐机器实际上就是给终端用户提供一种很强大的终端管理的机制。我们通软是一个非常专注做终端管理的专业公司。当然,我们也非常希望能给客户提供一个最强大、最完整的终端管理解决方案,我们除了在软件方面能做我们能做的事情以外,我们也非常希望把英特尔的博锐技术结合在一起,这样我们能为我们的目标用户创造最大的价值。我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达到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我们的目标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我们共同在市场上取得最大的成功,所以说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动机和目标。

  OEM多半是以硬件为主的厂商,要想完整体现博锐技术的价值和方案,在英特尔提供的底层机制基础上,主要要由通软这样软件厂商把它变成一个客户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解决方案。以前OEM,像联想这样的,表面上是OEM,背后也是像我们这样的软件厂商在做的工作。这次我们有了这个中心,而且这个中心是英特尔授权的,所以就可以给中国市场上的各种对博锐技术感兴趣的用户和厂商提供一个有权威的解决方案的支持,应该也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通软(英特尔博锐技术)中国解决方案中心的短期目标是通过建立一套服务体系,能够明显加快已经采购了博锐机器的用户激活博锐技术,让这些机器真正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双方的团队结合在一起,给更多的用户介绍和展示博锐能够提供的价值,让更多的用户能够接受这种新技术。

  记者:之前问一个商用机厂商用博锐的时候,他说到他们在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是有区别的,海外市场接受博锐技术更高一些,一开始不太理解,后来和国内的博锐用户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也是,就像今天介绍的一样,他们更多的是资产管理需求,还有解决人工工作量大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到更高层次或者更深刻的一些在管理上的需要,是不是这种差距造成了中国的用户和海外这些用户对博锐的接受程度不太一样,也是造成国内用户对博锐,比如说激活率偏低的原因。

  金魁:对国外的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听Dan Russell介绍全球的情况,在博锐技术的应用上,中国跟世界普遍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中国有两个比较主要的因素影响了大家用的深入程度。对于任何一个用户来说,要想比较完整的感受到博锐的价值,总要博锐的机器在你网当中的比例不能太少,如果比例太少了的话,在整个网络层面的价值体现的就不是很充分。在远程维护和修复操作系统方面,很多客户感受的还是比较真切,因为这方面博锐确实是有很强大的能力,而且我们也有一些客户对这方面确实非常感兴趣,已经在实际应用这方面的功能,来解决他们远程维护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博锐在安全方面也是有很强大的技术机制,但是安全这个问题在中国解决起来有一些特殊性,这里面有一些需要我们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追问:您刚才说联网设备的比例是台数的数量级的,还是纯粹的比例?

  金魁:我觉得比例更重要。比如说要是100台博锐机器放在一个200台的网络规模里,这就显得很重要了,而且这个信息中心主任管200台机器,其中有100台是博锐,他会花很多心思想怎么把博锐应用到位。如果网络机器有1万台,只有100台博锐机器,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记者:很多博锐机器在OEM厂商定位中都是特别高端的,比如它可能是接近万元的级别,主流机器可能是3000、4000块钱,i3、i5比较多。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博锐机器基本上都是i7的。我不知道英特尔在推广方面会不会有全新的战略调整?

  Dan Russell: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关于总体拥有成本,根据我们的经验,往往一开始的设备采购成本,如果跟它总体设备拥有成本来比的话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设计博锐,更多的是怎么样从降低企业总体拥有成本的角度来做考虑。另一方面,我们跟OEM厂商的合作也是在慢慢把博锐的产品放到主流价位端,你以后也会看到越来越多更加接近于主流价位端的博锐产品。另外澄清一点,博锐是可以支持i5的,不一定要i7。

  柯道远:中国的企业,我们在IT上面的管理理念并不比其它国家差或者落后,特别是我们看到在中国的一些跨国企业,他们在这方面的管理理念是非常成熟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中国也是跟通软去合作的原因,希望能够给这些用户带来他们需要的产品。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