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评测中心】虽然凭借低价格、低功耗、小巧身材在2008年掀起了铺天盖地的追捧,但是上网本的爆发依然不能掩盖其在性能方面的劣势,随着上网本的红火劲儿逐渐退去,大众的关注依然转回了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市场。进入2009年之后,厂商们的博弈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超轻薄笔记本,以Intel CULV和AMD Yukon平台为代表的低功耗笔记本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用户的面前。与上网本相比,更高的性能、更大的尺寸、同样的低功耗给用户带来的是全新的体验,但是过高的价格仍然使其在与上网本的竞争中暂时处于劣势。
售价只有3699元的七喜U302(点此查看大图)
本周IT168评测中心收到了七喜最新推出的一款采用赛扬处理器的超轻薄笔记本产品U302,与目前大多数CULV产品采用Intel酷睿2单核处理器不同,这款U302采用了价格更低的低电压赛扬723处理器。
U302与ACER 3810T对比(点此查看大图)
和以往七喜的产品低价策略一样,这款U302以赛扬723 1.2GHz处理器+Intel GS45芯片组+2GB DDR2 800内存+东芝5400转 250GB硬盘+13英寸屏幕的配置,售价只有3699元,不管是从价格还是从性能方面,都给了上网本们当头一棒。
U302的A面进行了钢琴漆效果处理(点此查看大图)
U302采用了工程塑料材质的外壳,A面表面进行了钢琴漆效果处理,机身的边角处均采用了圆滑处理,由于采用了全ABS工程塑料作为机身外壳的材质,所以这款U302的机身重量控制的很好,我们经过实测的数据是1.452kg,而即使加上充电器的旅行重量也只有1.814kg,对于这种定位的产品来说,这样的重量使得其携带性能相当出色。
U302的机身厚度控制出色(点此查看大图)
在外观尺寸方面,这款产品的实测数据为328×224×16-20mm,在厚度方面是我们目前测试过的CULV平台超薄笔记本中最薄的一款。
硬件配置解析
U302采用了Intel Celeron ULV 723处理器,CPU-Z的检测数据为Mobile Intel Celeron ULV 723,处理器属于Intel的CULV平台中的Celeron ULV单核心系列产品,采用45nm制程工艺。外频为200 MHz,支持800MHz FSB,内置1MB二级缓存,主频1.2GHz。
CPUZ检测数据
这颗处理器的工作电压为1.05V-1.15V,支持MMX、SSE、SSE2、SSE3、SSSE3和EM64T。这款Celeron ULV 723的TDP为10W,明显的低于主流的酷睿双核处理器,但是要高于同属ULV序列的酷睿2单核处理器。从CPUZ的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软件将这颗处理器识别为SU3300,表明这颗Celeron ULV 723处理器同SU3300有着很微妙的关系,或许就是关闭了2MB缓存的SU3300。
GPUZ检测数据
与这颗Celeron ULV 723处理器搭配的依然是熟悉的Intel GS45芯片组,显示部分则是GS45芯片组整合的GMA X4500 MHD显示芯片搭配Chi Mei N134B6-L04 13.4英寸的液晶屏幕,可视面积13.1英寸,采用LED背光设计,宽高比为16:9,非常好的分辨率1366×768。
内存方面,U302采用了单条2GB Nanya M2N2G64TU8HD5B-AC DDR2 800内存,对于CULV平台需要应付的应用来看,这样的内存容量足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所以七喜方面也没有为这款产品的用户提供额外的内存扩充插槽。
硬盘方面则是配备了250GB的东芝TOSHIBA MK2555GSX 硬盘,除了拥有250GB大容量存储能力之外,这块转速达到5400转的硬盘还支持SATA-II接口,配合ICH9M可以达到更快的3.0Gbps传输速率。
网络部分,U302并没有因为售价的低廉而有所缩水,Atheros AR9285无线网卡可以支持802.11a/g/n协议,最高速度可以达到108Mbps,而Realtek RTL8168C(P)/8111C(P)网卡可以支持10/100/1000M的网络连接。
拆解及硬件布置分析
U302并没有为用户在机身底部提供硬件升级的插槽,所以如果想一探U302硬件的庐山真面目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将这款产品的键盘、掌托全部拆掉,拆解中我们发现想要拆开这款U302还是比较困难的,必须将靠近屏幕的C面挡板拆掉才可以进行键盘的拆除工作。
U302需要从正面进行拆解(点此查看大图)
除了将固定C面挡板与键盘的螺丝拆除之外,用户还需要将机身底部的5个卡子推开才可以拆除键盘,U302的键盘除了卡子固定之外,还采用了双面胶固定,所以拆除的时候需要用一定的力气才可以拆掉。
U302的键盘除了以卡子固定之外,还使用了双面胶(点此查看大图)
拆掉键盘、掌托之后,U302的核心部件就暴露在我们的面前了,我们看到U302的硬件是围绕着电池仓而布置的。而处理器、内存、硬盘等核心部件都集中在了键盘下半部分以及掌托下面的位置。
U302使用了铜质热导管搭配风扇作为主要散热手段(点此查看大图)
U302使用了铜质热导管搭配风扇作为主要散热手段,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只有一根热导管,这根热导管连接了处理器和图形芯片,在传统笔记本产品上,这样的设计对于散热的效果是比较差的,因为在只有一根热导管的情况下,无法有效的将处理器、图形芯片散发的热量进行散热。不过考虑到CULV平台低功耗、低发热的特点,这样的散热系统搭配还是应该可以满足大部分散热需求的。
由于U302的处理器被设计在了左手掌托的下方,所以散热口也只能设计在了掌托部分的机身上,设计师用软性塑料片搭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散热风道,连接在风扇的出风口位置,这样的设计对散热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样的设计对于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不是一个很好设计,用户在进行文字输入等应用时,左手放在掌托上会因为处理器等核心部件的发热散热,而感觉到温度的上升,会导致使用舒适度的下降。
U302的内存与硬盘被分别设计在了触摸板和右手掌托的下方(点此查看大图)
U302的内存与硬盘被分别设计在了触摸板和右手掌托的下方,由于这两个部件也属于发热量相对较大的,所以在运行负荷较重的应用时,触摸板与右手掌托的温度也会相对要高一些,不过这也是产品小型化、轻薄化需要付出的代价,所以我们认为对于产品使用舒适度比较重视的用户,还是尽量去选择一款散热较好的传统笔记本,而不是考虑这样的轻薄产品。
U302采用的单声道扬声器单元(点此查看大图)
U302的设计师在电池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计了无线网卡与音频单元,U302只采用了单声道的扬声器配置,不过扬声器的单元较一般笔记本要略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