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 频道

iF展为何惊现“华硕专柜”设计师访谈来解答

  【IT168 上海报道】9月14日,第五届iF中国设计大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本次大赛的100多个获奖作品中,居然有10件作品均来自国际知名IT企业华硕。其中,Ecobook、VX2更是同时入围10款优异设计“Top Selection”,使得展会现场出现“华硕专柜”的场景。为什么华硕在工业设计方面能取得这么多荣誉?近期,华硕在上海举办了一场设计师访谈活动,华硕上海研发中心ID部课长郭文祺到场解答这个问题。

  成功的设计来自深厚的基础

  华硕为什么能成为IF大奖的常客?强大的设计能力从何而来?这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事情。就此,华硕上海研发中心ID部课长郭文祺认为,还是要从各个方面的积累来看待这件事。

华硕上海研发中心ID部课长郭文祺

  郭文祺原先是住宅设计师,其后才进入华硕改行进行工业设计。Ecobook这款倾注了环保理念和优异制造工艺的笔记本就是出自他的手。他认为,好的工业设计,首先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然后提出解决办法。具体来说,首先确定设计对象的使用者是哪类人,了解他们对什么东西有共鸣和认同感。然后寻找灵感。设计外形。

  为了能达到上述过程,平时注重积累就是首要任务。华硕的设计团队会采购大量书籍,不仅仅是工业设计方面的书,也有文化、历史等等各种书记。目的就是了解社会发展潮流,加以思考,拓宽设计师的眼光。

  另外,华硕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每周有例会。在例会上,当值人员会和同事们分享一些对产品、事务、流行的看法和感想,将背景介绍给的大家。这对快速拓展每个人的知识面大有好处。对未来的设计添砖加瓦。

  沟通、权衡是设计师的必修功课

  工业设计,不仅仅是外观设计。外观设计也不能不考虑内部构件是否做出需要的外形、强度,也不能不考虑成本。郭文祺说,好的工业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个沟通能力很强的人。

华硕兰博基尼笔记本

  华硕的设计团队和构件设计团队、市场人员、销售等相关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在设计时,会不断加以沟通。华硕的产品设计,有Roadmap,指导产品设计的理念。工业设计师会先从灵感中初步设计产品的大致外形和架构。然后立刻和结构设计进行沟通。然后会和成本核算沟通。以这个设计是否可行。只有可行,才会继续下去。

  当然,工业设计的能力就体现在这里。工业设计师不只有外观设计能力,也应当有对材料、成本、市场的认知能力。如果实在是外观和实用性有冲突,设计师就会视谁重要而做决定。

  华硕一款产品从设计到投产,周期大约是半年。有60%到70%的概率可以让idea转化为成品(不一定量产)。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数值了。这和这种设计的流程很有关系。

  中国的设计要坚持国粹

  近年来,中国的工业设计作品逐渐在国际业界崭露头角,华硕、明基、联想等一批IT企业经常获得各种比赛大奖。那中国的工业设计能力已经能赶上发达国家了吗?

  郭文祺觉得,这还没有,只是局部获得突破,但发展非常快。像是华硕上海的团队,成立了5个月,目前已经有12个人,还经常有来自台湾的支持。设计的产品也不少,只是缺乏成功转化为产品的经验。

浓郁中国风的Ecobook

  他认为,按照这种势头,中国的设计赶上发达国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也不会很长。不过需要坚持的是“民族的即世界的”这个原则。一定要将国人的文化分为融化道产品设计中,这才能树立自己的风格。这才是中国的工业设计的理想之路。

  他预测,未来可能代表中国风的设计灵感可能来自瓷器和书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