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 频道

绝对技术贴 清查常见笔记本“缩水”配置

  硬盘:委曲求全的真假SATA

  笔记本电脑硬盘的接口从迅驰三代开始,基本上全面抛弃了之前的PATA转向了SATA,除极少数过时的旧型号产品还在使用IDE接口之外,目前绝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硬盘型号都是串口。但是在有些笔记本电脑中,用户却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标称SATA硬盘的笔记本在BIOS中并无SATA相关的设置选项,使用软件测试自己的笔记本硬盘接口传输标准,往往会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硬盘工作于UDMA状态,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PATA状态,这种情况,您就是遭遇了传说中的“假”SATA硬盘。

  硬盘具备有SATA的“形”也就是电子工程师所说的:电气接口兼容但是传输协议和规范并不符合真正的SATA I 1.5G/II 3.0G标准。问题最先出现在BIOS上,我们还是从这里入手来解决。

  因为绝大部笔记本都只能接1-2个ATA设备,其中一个光驱接口还是传统IDE,所以在笔记本BIOS上面SATA传输模式做了简化,主要是两种模式 Compatibility(兼容模式)和 ACHI(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模式。兼容模式是SATA设备报告给操作系统自己是 UDMA 5/ATA100设备,系统按照UDMA 5/ATA100的指令方式读取,兼容模式的好处是不需要特殊处理,Windows安装盘、Windows下面不需要安装SATA ACHI 驱动,只需安装Intel Inf 驱动,坏处是兼容模式没法实现 SATA RAID和NCQ (原生指令序列),爆发传输速率不可能超过 133M/S(UDMA-6)。

  ACHI这种模式时候硬盘对于计算机来说工作状态类似SCSI设备,大部分系统下面都需要专门的驱动才能正常访问,无论是纯DOS模式,还是没处理过的Windows安装光盘下都会提示找不到硬盘,这种模式下需要安装时候按下F6插入驱动软盘或者用改版的SATA驱动集成的Windows安装光盘才能正常安装系统。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需要安装Intel矩阵存储驱动。IMS SATA增强模式支持RAID和NCQ爆发传输速率能轻松突破 150M/S。

  说到这里,“假”SATA硬盘的谜底就可以揭晓了。这种硬盘的出现一则因为大部分厂商并不具备自己开发BIOS的实力,无法在BIOS中加入SATA模式设置,只能使用上游厂商提供的BIOS让硬盘工作在兼容模式。而另一方面,现在的操作系统并不无缝支持SATA硬盘,必须在安装操作系统时加载驱动,而一般驱动是在软盘上的,而现在的本本都取消了软驱,所以你没有办法加载驱动,很可能安装不了系统,这时候少不了就会去“骚扰”厂商的客服,所以干脆统一在BIOS里映射为PATA了事,少了厂商很多麻烦。

  在现实应用中,因为现在笔记本最大持续读取读取速度只有40M/s,主流速度还是30M/S附近,距离PATA的极限133M/S 还有很遥远的距离。而爆发传输性能又是需要考虑缓存因素的,更多还得看硬盘本身设计。所以接口传输模式只是影响爆发传输速率的一个因素之一。正因为笔记本硬盘上SATA的速度优势还极其微弱,所以厂商才敢于无视这个选项,也就最终造成了名不符实的“假”SATA硬盘流落民间。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