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论】据说Vista的发布日期又要推迟了,而尤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AMD也旋即推迟了其新处理器产品的上市日期,对于这种前后脚儿的事件,我想很多人已经没有了意外,因为两者实在有着太多可关联的方面儿。对于两者的先后推迟,最乐的当然还是Intel,最起码自己早定的任何一个计划都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了。
作为旁观者,只要不去选择产品,我想对哪家儿“指手画脚”都不为过,当然这种资格还是来源于那句“旁观者清”!抛开AMD不谈,近期Intel除了推出“CBB-白牌”笔记本计划,在上周又推出了主打第三世界教育行业的400美元的教育型笔记本电脑产品,一时间Intel似乎大有要在笔记本电脑行业大干一场的态势。
Intel推出400美元教育型笔记本电脑
其实,只要你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明显就是冲着“100美元笔记本”去的,除了所定价位不同以外,其主打市场与尼葛洛庞帝的完全一样,都是发展中的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和儿童,当然产品也都是所谓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对于Intel此举,我想尼氏们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市场是“大家”的。
在上周三,也就是五月三日,Intel在WCIT 2006大会上发布了专门面向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低价儿笔记本电脑产品,产品代号为“Eduwise”。站在Intel的角度来讲,推出此款产品完全是计划之中的事情,就像“CBB”一样的自然,而令人必须注意的一点就是Intel现在似乎把精力都侧重到了笔记本电脑产品方面儿,意欲何为呢?
对于Intel在笔记本行业内的频繁发力,真实意图并不是能为外人完全理解的,但有一点可以非常肯定地说:Intel并不想让去年在台式机市场上的完全失利在笔记本行业重新上演,否则这个处理器行业的巨人真的很没有面子。尤其是自从AMD加盟“100美元笔记本电脑”计划以来,在面对该产品日益临近的最终发布周期时,谁敢说Intel真的没有感到恐慌?
对于400美元的“Eduwise”产品,Intel即便不会借其完全左右住特定的局面,最起码儿的也会让自己有招儿可出,尤其是其对外宣称的再为此将投入的10亿美元这一噱头,就不能不令尼葛洛庞帝们“汗颜”,因为尼氏现在正缺钱,而Intel张口儿就是10亿,震撼呐!尼葛洛庞帝会不会在后悔自己选错了合作伙伴呢?毕竟Intel除了产品产量没有问题,雄厚的资金实力也是其最大的优势,可为啥尼葛洛庞帝当初就认定了AMD呢?
$400pk$100 差的只是配置?
从价格上来看,Intel的“Eduwise”似乎并不占优势,因为相差着300美元(2400元人民币)呢,然而谁敢保证Intel真正出货的时候不会大降价呢!其实从实际造价来说,尼葛洛庞帝的100美元的本子的造价最少要在200美元左右,而Intel的产品出来就报400美元,想来一定是能降的,毕竟两者虽然制造成本起点不一样,但绝对不会相差太多,因为在制造技术上并没有完全脱离开现有的环境,这是很现实的。
从技术和使用环境上来看,Intel的4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应该就是现有技术基础上的产物,这相对于尼葛洛庞帝的产品来说,更接近“实际”的使用环境和习惯,尤其是其操作系统的搭配,Intel的产品可以使用Windows XP或者Linux操作系统,这是除了硬件配置不同以外最大的区别。但有一点非常令人不解,那就是Intel用这么高的造价儿打造这一产品,却选择了用闪存来取代硬盘,不知道真实意图是什么。
如果对比两种产品的外观,我想尼葛洛庞帝的产品更加小巧,但从实际的配置上比较,我想还是Intel的更加“亲民”,虽然有些笨拙的感觉。其实,从外观的对比上来说,我想也不单单是设计理念的差别,更有着产品未来的实际市场定位的因素在里面,相对于尼葛洛庞帝的“儿童电脑”,我想Intel很可能就是在为自己的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殊途同归”在做准备,说白了就是要做成纯粹的消费型产品,不单要有公益性,在这一点上Intel很直接。
就目前来说,不管是尼葛洛庞帝的百美元笔记本还是Intel的400美元本本儿,还都不是最终的产品配置形态,但总的来说,Intel的东西还是竞争性更强些,因为即便不用于教育,也能直接让个人消费用户选择使用。
第三世界的教育和儿童=$100&$400?
不管是尼葛洛庞帝的100美元笔记本电脑的概念,还是Intel的400美元笔记本电脑计划,殊途同归的选择了第三世界的孩子们和教育,而且大的口号儿都是“科技扶贫”,在这里不禁要问一句:贩卖一些概念和产品,就真的是在做“善举”?
就这两件事情而言,尼葛洛庞帝似乎不但要让“消费国”出钱埋单,还要让“消费者”们为其支付所有成本,而Intel相对来说就“慈善”一些,因为其除了卖产品、还要亲自出钱来借此推动技术和教育在发展中国家的普及,所以后者更“慈善”一些。总的来说,这“两队人马”虽然立意不同,但目的相同,尤其是对第三世界、第三世界的儿童和第三世界的教育等方面的评价、也就“这个”水平了,因为他们必须等待类似尼氏-Intel们这样的技术扶贫了!
从实际使用上来看,这两种产品基本上能满足打字等简单的教学与应用,而更高级一些的东西则需要升级上网等什么的才能实现了,类似后者的应用我想才是一些人真实的目的所在了,可这些似乎才正是这些“第三世界们”难以承受的。东西好买未必好用,这一点也许会是到时候最“尴尬”的。
在怎么用、怎么用的起和如何用到“刀刃儿上”这几个方面儿,我想Intel们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儿,而那些对此还一无所知、却最终要去使用的孩子们呢,谁给他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