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 频道

文凭有多重 IBM本本告诉你

背景文章:出国留学的朋友注意啦 留学本本特惠

           [上海]不到8千的X31 IBM学生机又来了

    【IT168 独家专稿】上学的时候长辈教导我们:上学要上好学校,参加工作后前辈教导我们:念经要念大庙经。前两天看到天津商人赵燕被美国移民局警员殴打事件,据说赵燕女士要索赔500万美金精神损失――现在看来挨打都要选个地方。做同样的事情,甚至挨一样的打,环境不一样结果就差了很多。

    因为IBM发生了一元钱订COMBO的事情,没赶上趟去赚上一笔,把肠子都悔绿了。为了不让此事再次发生,我就将IBM官方网站做了浏览器主页,从此就天天指望会发生一元钱订本本的故事,这样咱就可以免费爽上一把了。

    也别说,好事终于还是被我等到了。IBM中国网站推出了新的优惠举措。广告写得特别温馨:如同室友、更像家人、给你真心、特别安心。乍一看还以为是内衣广告。仔细一看,原来是“庆贺留学,特别有礼”活动,声称自即日起到9月15日,国内学子只要带着国外相关学校录取通知书和护照,到全国的12个指定地点,就可用19,000元 的“留学生价”购买 IBM ThinkPad T42 2373 2WC ,这款机器的原价可是24,888元大洋呀,一张通知书和一本护照就价值5,888元?还不止这款,在北京的翰林汇也可以用15,000元的“留学生价”买到IBM ThinkPad X31 2672 39C 这也比原价少了1,688元。除此之外,购机还可以能获得“额外购机好礼”。

    一款注重性能,一款制造轻薄,这分明就是分别针对的男女学生用户的嘛。这么大的优惠这么贴心的选型还真的让人体会到广告中的哪句话:让你国内享礼遇,出国享安心!

    不过,护照俺没有,国外相关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俺也没有,我算是赶不上这个趟了。但是这个苦心等来的信息也不能浪费了,还是赶紧告诉网友吧,至少落得个人情。

    没成想刚一开口人家就告诉我一个更绝的信息:IBM在香港推出了特惠学生机,机型从R系列到X系列乃至高端的T系列都包括在内。跟上述机型相同配置的X31 2672卖港币7,992元;T42  2373只卖9,876港元;连X40  2371也只卖到9,228元港币;R50e  1834更是达到5,988港元的“冰点价”。 查了查7月份的外汇均价是一港币兑换1.0606元人民币,换句话说,这几款机型的人民币价格分别是8,476元、10,474元、9,787元、6,351元,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用计算器算掰着指头算都比国产同配置机器要便宜,人家这可是世界IT的老大,那品牌,那质量,那服务可都是标杆呀。

    不知道还则罢了,经过这一比较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用T42做比较吧:如果是中国大陆学生要买得花24,888元,一出国,不管去哪个野鸡大学,单凭通知书和护照19,000元就可以拿下,如果是香港学生,那更只要10,474元,如果是美国学生呢?香港的一台T42学生机交上关税和增值税外加运费怎么算也不可能加到一倍还转个弯吧?

    所以,这让我不得不想到一个词:歧视。

    都是学生,人和人的差距咋就怎么大ni?

    在美国“人人生而平等”是写进了宪法的一种理念,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种族平等还是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现在美国国内的种族歧视有所缓和,但是各种各样的歧视还是广泛存在着,这在以美国身份对待其它国家时就更加突出了。尤其是在手握各种技术优势的IT领域就显得更加突出。微软就别提了,英特尔也一样,技术垄断的例子不胜枚举,可是在技术标准化,制造代工化的情况下,本本价格的地区差异为什么也这么大?不仅仅是IBM等美国厂商,甚至日本厂商也采取了类似的价格策略。所以我们往往在看到某新型号的本本在国外上市,标价是多少多少美元的报道,网友的留言一概都是:不知道到了国内是个什么价?

    对这事我们这些老百姓是怎么想的呢?下面是作者与一位网友对此进行的对话(“好坏蛋”是网友,“做人要厚道”是本文作者):

好坏蛋:

    想买的人就不在乎钱。你看看在你身边用T41的是什么人?对他们来说,IBM的牌子就值这个钱。在国外IBM就没有国内这么烧了,说到底,还是中国老百姓自己给自己掌嘴。二十元的衬衣一样可以穿,十万的国产车一样可以开,可是就有人愿意花多的钱,没办法。我就怪自己没有那么多的钱,我不怪别人的价格高。

做人要厚道:

    不在乎钱,可是不能花冤枉钱呀。种族歧视,价格歧视都是不平等 ,怎么花钱是个人的自由,但是怎么定价可是人为的歧视呀。

好坏蛋:

    那些花钱买牌子的不就是想借此来歧视别人吗?缺乏良好的消费观念我觉得是主要原因。

做人要厚道 :

    我要是有钱,花一笔买本本,节约的钱咱可以捐出去呀,凭什么让他给吃了还不感谢咱?

好坏蛋:

    经济学说,成本将决定一件产品的价格。IBM的产品成本肯定要低。有些人要说什么IBM是自己研发的,但是搞开发的都知道,一旦产品开始投入生产,那么开发费用相对于总成本就很低了。他卖的贵,是因为,贵也可以卖出去。按理说,IBM应该比神州还便宜。可是它就是贵,它还贵的挺有理呢。我就觉得IBM贵的根本问题不在IBM上面,只是IBM利用了这一点,国内的消费者没有好的消费观念是主要原因。从IBM更改保修条例可以看出来,IBM为了达到利润,起先想靠高价+名牌的战略,现在就想靠水货来撑起一部分销售量。毕竟它也想赚钱。

    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个行货商不是说了,水货的可保修并没有影响到多少行货的销售。说明了什么?IBM的高价被一些人认同,他们就认这个。

    换句话说,就是行货不会受影响,而水货量却大幅度增加了。所以IBM的保修条例的更改更像是要打击国内品牌而制定的。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好事。同样的钱有了更多地选择。

做人要厚道:

    不排除买高档货可以显示身份,问题是:值不值?应该有多大的度?现在人是越来越理性了,那种疯狂已经不多见了。IBM推出万元机大家欢呼雀跃,说明不少人还是看重IBM的,可是即使万元机,地区差别也很大。应该说大多数的消费者还不是以炫耀为消费理念的,去年IBM本本的销量是全国第二,真有那么多烧钱的主吗?

好坏蛋:

    我认为IBM卖高价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贵族身份,尽管在国外这种贵族身份已经被众多强大的对手无情的剥掉了,但是在国内,这个贵族还活得挺滋润。IBM也开始降价了,开始更改保修条例不就是想保住自己的销售量吗?

做人要厚道:

    市场可以一步步消除价格歧视,问题是为什么要歧视?仅仅是为了满足极少数人的畸形消费心理吗?我看不全是。除了品牌定位因素,最主要的是利用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人为制造超额利润--这是原动力。

好坏蛋 :

    我们都知道奔驰是好车,但是开得起的毕竟是少数啊。IBM和奔驰还不一样,奔驰汽车的昂贵是有原因的,IBM贵的就不像样了。同样的硬件,以IBM的生产实力和先进的工艺流程,那么IBM的确应该是比神州还要便宜,但是为什么神州便宜没有人买,而IBM超贵却不愁销呢?

做人要厚道:

    设想,IBM的机器做得跟神舟一样,价格还高出不少谁会去买?如果是同等的成本,IBM为什么卖这么高的价格?难道他不想要中国市场吗?

    这有点像葡萄酒。葡萄酒成本很低,技术也不复杂,但是有些品牌卖价很高,他们之所以能保持高价格我看重要的原因是品质差异性和文化的认同感,我想知道:IT界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那么IBM凭什么“在国内”卖高价?

    不仅仅是IBM,只要产品进到中国市场,人家的刀子一律变快了,仅仅是因为崇洋心理吗?

好坏蛋:

    但是还是有人买,我就想劝劝那些买这个的人们,BB够用不就行了?一个T42超过在国内买一个国产的好本本+一台出色的台式机了。多出去的钱真的还不如捐出去。

    人和人为啥会有差距ni?
  
    抛开政治因素我们来探求一下价格差异发生的原因。其实在与网友的对话中已经粗略地谈到了一些,一些问题不仅仅在IBM身上出现,所以在此就弱化具体谈道理:

(一) 技术优势

    不管喜不喜欢他们的做派,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在技术方面国外品牌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拿本本外壳材质来举个例子,IBM的T系列钛复合金材质、日系本本广泛采用的合金材质在国产本本中十分罕见。前些日子“邦甲”弄了个铝镁合金,结果不过关,更不要说现在国外某些优异本本采用的钛合金材质了,仅就工程塑料而言国内外的技术差距都不小。在产品设计研发上,国内基本还是空白,有也只是局限在外观设计以及BIOS改良上,大多数品牌还是代工产品,连制造工艺也谈不上。

    关心行情的朋友一定知道最近两年液晶板和内存的价格起起伏伏,惊心动魄,这主要的原因是关键技术被少数厂家垄断而市场缺乏替代产品导致的。另一个例子就是去年台湾当局对在大陆开设8cm晶圆制造厂设置了很多障碍,认为技术过于尖端,而实际上台湾当时已经投产了12cm晶圆。

    使用人家过时的二流技术,而拿不出改进手段,那么产品质量永远达不到别人的标准,这是形成二流技术一流价格的重要原因。

(二) 成本因素

    如同“好坏蛋”网友所说的,当研发成本摊薄后,本本的成本应该很低。过去,我们的本本完全依赖进口,这样就有关税和供求关系来形成价格差异,但是现在国外的很多品牌都采取了代工或者根本就在国内生产等手段,大大压低了制造成本和流通成本,应该来说与国产同配置的差价应该不大。

    但是,国外品牌在基本技术之外添加的附加技术,广告投入以及设立体验中心等成本要高于国内的很多品牌,服务成本也较高。这些成本也在产品价格中占了一块。

    当然,并不是说国产本本这么低的价格就完全正确,实际上,给产品质量和服务以及技术研发上留下合理的利润空间应该是企业发展的必须,也是消费者长远利益的保障。恶心竞争产生的超低利润甚至负利润也是不正常的。

(三) 品牌认可

    品牌认可这个因素也是很明显的。只听说有人仿冒阿迪达斯和耐克的息鞋子,没听说仿冒双星的鞋子,只听说人家仿冒徐悲鸿画的马,没听说有人仿冒省粥画的马。

    在很多人在享受一种新的数码产品的时候接触的通常是国外品牌(VCD除外),而这类产品一旦被国内引进之后往往会立即进入不计后果的价格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质量和服务的下降,两相比较就会在一些人心目中产生“外国的月亮更圆”的感觉。

    此外,品牌也代表了一种价值。记得前些日子不少媒体讨论海尔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的话题,很多消费者并没有见到海尔的本本,但是通过使用其它的海尔产品对这个品牌的文化价值产生了认同,所以会他们认为海尔的本本质量服务一定不错。这就是品牌认可的一个例证。

(四) 经营策略

    在彩电市场上,国产品牌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实当初的彩电和现在的电脑一样,洋品牌带着高身价垄断市场,后来几经搏杀,长虹康佳TCL杀出血路掌控了局面,并将彩电返销到欧美。但是即便如此,国外品牌并没有在国内市场消除,他们继续在高端领域把持低位。

    先是大屏幕,接下来是背投,再往后是液晶等离子,由于技术上的领先,在国产品牌跟进间出现了时间差,这正是赚取特定消费对象高额利润的时机。一旦国产品牌杀入,他们就会推出新的技术,这样在经营策略上就避免了与国内厂商的直接比拼。有朝一日如果国内品牌达到了领先程度,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退出竞争,去引导新的消费热点。

    尽管原因远远不止上面谈到的四个因素,但是这几个应该是主要的。

     别委屈,努力会打破这种歧视

    不管觉得多么委屈,事实就是这样,如果骂几句可以改善状况的话,我情愿天天去骂。如果真的想改变受歧视的现状,那么:

(一) 国内厂商应该掌握和开发部分核心技术。

    老实说,那些靠贴牌子来过活的所谓笔记本生产厂商不像是在做工业更像是在搞商业。都是一样的面孔一样的质量那就只有在技术上受制于人,在竞争中死拼价格了。最后杀到一台本本只赚一两百元钱,只要市场不缩小人家因特尔照样赚cpu的钱。人家靠卖标准就都可以赚得比你多,DVD就是个例子。

    掌握核心技术依靠的是开发而不是引进,引进的东西都是高价的二流技术。要保证研发的投入,制定合理的价格就十分重要,在尚未研究出自己的核心技术之前不要过早地陷入恶性价格竞争,如果凡事都只有打价格战这一招,那么就会走上VCD、彩电、MP3等老路上。最后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个勉强活下来的也满身是血,奄奄一息。

(二) 消费者应该建立理性消费理念。

    尽管在产品质量等各方面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还是存在客观的差异,但是国内品牌的本本在基本功能上完全可以满足一般需求,做为消费者应该以功能需求为导向而不要以心理需求为导向,除了有比较特殊的需求(例如超小机型、精致外观等等)在国产品牌中应该能够找到价格、质量、服务、外观等主要方面较为均衡的品牌做为国外品牌的替代,当消费进入理性后,产品的价格才会在市场的影响下达到科学的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国外品牌才会放下身价,如果替代产品的认可程度较高,也将会使部分型号甚至部分品牌退出中国市场,至少也可以一步步挤出虚高的利润,让大家花较低的代价获得同样的享受。

    本来是谈文凭的,结果谈到了本本进而谈到了经营,看起来是越扯越远了,最后我还是以文凭做为结束吧。过去,很多人想出国,就为了出去镀层金,回来后几时不能身价倍增起码也可以趾高气扬,如今国内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而海归越见越多,大多数水平也就平平,所以国内的文凭也越来越硬,海外以及港台地区来咱们这里留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很多欧美国家与我国达成了文凭相互认可的协定,文凭之间的含金量差异也越来越小,国家强盛了歧视自然会大大缩小甚至消除。

    文凭有这一天,本本也会有这一天的,说不定哪一天IBM对美国来华的留学生也出台个“特惠学生价”――-算了,主角变了那还是不平等。

    唉,不长记性,怎么又扯到本本上去了呢?

0
相关文章